其中精子活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指標,但過去全憑檢驗師在顯微鏡下根據肉眼觀察的結果進行主觀判斷,它不僅受檢驗師技術水平的影響,而且帶有相當的主觀性。
有的實驗室按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方法,根據精子運動的好壞進行分級記錄,有的隻籠統地作一粗略評估,記錄為良、中、弱。因此,精液檢查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70~80年代,國外先後研制出激光光散射測量技術和計算機圖象處理自動分析系統,使精液檢查的水平達到瞭十分精確和完善的程度。
根據檢測,正常人精子運動速度的分佈峰值為36微米/秒,其平均運動速度為35微米/秒,而不育癥患者的精子運動速度分佈峰值為32微米/秒,平均運動速度為31微米/秒,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臨床統計,男性不育癥患者中有20%左右為無精癥,30%左右為少精癥,40%左右的人精子運動速度低於31微米/秒(其中半數低於28微米/秒)。